毕可敏
  • 毕可敏商务部”一带一路”海外培训专家,清华大学企业领导力提升课题专家
  • 擅长领域: 沟通技巧 国际贸易 领导力 危机管理 谈判技巧
  • 讲师报价: 面议
  • 常驻城市:大连市
  • 学员评价: 暂无评价 发表评价
  • 助理电话: 17777822973 QQ:2595558725 微信扫码加我好友
  • 在线咨询

《习总书记系列精神解读》

主讲老师:毕可敏
发布时间:2021-08-11 10:50:04
课程详情:

《习总书记系列精神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出国访问和国际讲坛等多种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全局,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
目录
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路
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重点内容
三、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特色和风格
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路
核心理念: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四者递次推出,并在不同场合被反复提及,折射出其背后蕴含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核心执政理念,即一种由“战略目标、实施路径、精神保障、依靠力量”四个要素所支撑起来的执政理念的总构想。
1、战略目标:中国梦
历史背景:经过170多年的奋斗,现在是到了快要梦想成真的时候。习近平同志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那么,从“长夜难明”到“梦想成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两重任务”。
两个百年
第一个百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第二个百年,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这个世纪中叶,在新中国建立100年的时候,完成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我们就是处于完成第二个百年任务的阶段。
“三步走”
目标定位:建成小康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中国看,中国梦置于国家整体发展与个人发展两个基本方面。前者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后者则是使每个人能够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从世界讲,中国梦就是和平发展之梦、合作共赢之梦。中国追求强大绝不是为了霸权,而是为了不被侮辱、宰割;不是为了主宰世界,而是为了与世界各国平等、和平相处。中国经历的战争苦难太多,从社会心理与民族性格深处,中国人不愿意打仗,内心所追求的,就是和平合作、共生共进。
精神实质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作用的坚定自信、对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动员、为一些精神懈怠、精神迷失的人提供精神支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广泛认同。
思维方式:本质特征
第一个本质特征是“目标凝聚”。
第二个本质特征是“共生共进”。
第三个本质特征是“外圆内方”。
第四个本质特征是“人民主体”。
2、中国道路:实现路径
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中国精神:精神支撑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历史上,每一次“中国梦”的背后都是当时面临的信心危机,而信心危机的背后则是深刻的“精神危机”。有危机,才会有梦想;有梦想,才会有进步的动力。
近代以来,有三波深刻的“精神危机”。
第一波:清末到“五四运动”
第二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
第三波:新时期的精神危机
第一次是国家的生存问题,第二次是国家的贫穷问题,但这次是国家的富强问题。
原因:
一个崛起中的中国,面临着越来越糟糕和严峻的国际和区域地缘政治环境 。
社会转型带来的问题:今天的中国特别像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面临食品不安全、药物不安全、环境污染、社会不安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如何解除“中国危机”呢?最重要的是要确立中国信心。
中国信心除了目标 引领、凝聚共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是要“中国精神”。
“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4、中国力量:依靠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那么真正的力量来自哪里?
唐朝的柳宗元三分法,
上世纪80年代,英国的撒切尔革命和美国的里根革命,
中国社会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权力社会。 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就是能够集中资源和力量干大事。这种力量主要集中在顶层:顶层设计,地方执行,这一直是中国的政策模式。顶层的领导方式有两种:强人政治和常人政治。中国强人政治时代已经过去,法治时代来临。
习近平的执政风格:
1、领导核心意识比较强,在面对重大突发问题时敢于拍板,迅速落实;
2、个性色彩比较浓厚,比如改变官式语言,使用家常话,但政治作风强势、高调;
3、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更为自觉,力保江山永不变色,在不走老路的同时,更侧重于强调不走“邪路”;
4、在外交上比较强硬,高扬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 。
那么中层呢?民众(底层)又怎么样?
正视这样的现实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最受关注的施政动向,集中在两个“改”——改进作风、深化改革。八项规定、“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简朴之风劲吹,“只减不增”的政府“紧日子”到来。 改作风,从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地方入手,从社会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入手,增进了群众的信任,也增强了人民的信心。各项举措无不传递这样的信念:“执政为民”的政治伦理,只有在拔除了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之风等“软钉子”后,才能扎实践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这些警句既朴实生动,又微言大义,被不少人记住,并在津津乐道的复述中,成为当代社会的时政流行语。“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异地高考过渡方案破冰,收入分配改革意见出炉,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通过……陆续出台的改革举措,抓铁有痕的改革力度,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的改革决心,也激发了人民群众对更好未来的期待。
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重点内容
1、关于中国梦
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2)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中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开拓
3、关于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向
3)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
4)改革开放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4、关于科学发展
1)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2)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5、关于党的建设
1)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
2)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
3)以反腐肃贪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4)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6、关于反腐倡廉建设
7、关于依法治国方略
8、关于走和平发展道路
三、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特色和风格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鲜明的人民立场、严谨的求实精神、辩证的思维色彩、亲和的语言风格。
(一)高度的政治责任
(二)鲜明的人民立场
(三)严谨的求实精神
(四)辩证的思维色彩
(五)亲和的语言风格
所言即所关注。
文风即作风。
话语即思想。
言为心声。

授课见证
推荐讲师

马成功

Office超级实战派讲师,国内IPO排版第一人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北京市

学员评价:

贾倩

注册形象设计师,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

郑惠芳

人力资源专家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上海市

学员评价:

晏世乐

资深培训师,职业演说家,专业咨询顾问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

文小林

实战人才培养应用专家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