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
设计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制造工程师,检验和试验人员,供应商管理人员,IATF16949:2016内部审核员,车间主任,班组长,制造一线人员,直接负责准备PPAP的人员或APQP小组成员等。
目的
1、理解SPC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 2、了解过程变差及其评价方法,开展过程能力的评估; 3、掌握基础的统计概念和SPC的基本步骤; 4、建立均值、极差图和均值、标准差图,并能对控制图作解释; 5、了解过程改进循环和过程控制过程的各阶段运用控制图的流程; 6、掌握新版中各类特殊控制图的应用环境及应用方法; 7、掌握新版中提出的过程能力分析方法; 8、掌握运用软件(Excel、Minitab)进行SPC运用; 9、了解对于过程度量的有关定义。
内容
第一章 基本统计概念
1、总体和样本
2、数据分析方法、直方图
3、正态分布及性质
练习:直方图演示、正态分布曲线
4、常用统计量:均值、中位数、极差、标准差、移动极差
第二章 持续改进和统计过程控制
1、预防和探测
2、过程控制系统
3、变差的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4、局部措施和对系统采取措施(过度调整和戴明漏斗试验)
5、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
6、过程改进循环和过程控制
7、控制图:过程控制和改进的工具
8、控制图的有效使用和益处
第三章 控制图运用步骤
1、控制图运用步骤
2、定义过程
3、确定作图的特性
4、选择控制图
5、测量系统分析
6、决定抽样方式
第四章 计量型控制图
1、平均值极差控制图
2、平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3、中位数极差控制图
4、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练习:控制限及CPK手工计算、控制图异常识图、各种类型计量型控制图
4、第二版新增的复杂SPC控制图(预控图、标准化控制图、计数型标准化控制图)
5、检测小位移的控制图(CUSUM控制图、EWMA控制图)
第五章 认识计量型数据的过程能力和过程性能
1、过程术语的定义
2、条件描述
3、建议使用的过程测量
4、过程能力CPK实例
5、双向公差的能力分析
6、单向公差的能力分析
7、过程性能指数PPK,设备能力指数CMK比较
练习:CPK和PPK的理解、CPK与不良率的关系、非正态数据CPK分析
第六章 计数型控制图
1、P控制图
2、Np控制图
3、C图
4、U图
练习:各种类型计数型控制图
附录
附录A
关于抽样的一些解释
附录B
关于特殊原因的一些评述
附录C
Cpm和其他指数的关系
附录D
控制图的常数
附录E
控制图控制限公式表
附录F 标准正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