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笃
  • 张诚笃布衣学者,国学布道者
  • 擅长领域: 孙子兵法 国学智慧 传统文化
  • 讲师报价: 面议
  • 常驻城市:西安市
  • 学员评价: 暂无评价 发表评价
  • 助理电话: 18264192900 QQ:2703315151 微信扫码加我好友
  • 在线咨询

《中庸》

主讲老师:张诚笃
发布时间:2022-11-01 20:09:02
课程领域:国学养生 国学智慧
课程详情:

《中庸》

张诚笃老师简介

张诚笃,字岁寒,号关中逸民,独立学人,国学布道者,被誉为“孙子张”。大学迄今三十七年黄卷青灯箪食瓢饮,精研国学与当代国人心理,含英咀华将民族文化原典思想精髓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浑然天成为国学古为今用之系列:孙韩做事、周孔做人、佛老养心、诗词怡性。以此四课,奔走呼号,为中华文化布道做狮子吼演讲,听其演讲振耳发聩,读其著述余香满口。

张先生专著:中国文史出版社《老子大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子兵法究竟说什么》、《从孙子兵法到企业谋略》、《三国志人物精华》,新华出版社《孙子商法》,五洲传播出版社《孙子兵法大智慧》,陕西教育出版社《寄言望子成龙的家长》,香港凯斯国际出版公司《孙子兵法当下解读》。

张先生国学音像即光碟作品: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孙子商法》,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道德经应用智慧》、《孙子兵法商战大智慧》、《大智勇——毛泽东诗词欣赏》,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老子大智慧》,北京东方影音公司《孙子兵法到底说什么》。

前贤经、史互参,张先生经、史、文、诗四维立体互参,自出机杼,多有新解。“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张先生部分国学精品课:

一  孔子《论语》系列  二《老子》系列

三《孙子兵法》系列  四 孟轲《孟子》系列

五  《庄子》系列            六《易经》系列

七  国学精华讲析(两日)

 八   欣赏毛泽东诗词,感悟毛泽东领导力(两日)

九 刘邦从草根到皇帝成败之道(两日)

十  员工心态决定工作状态(一日)

十一 韩非子帝王心术(一日)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中庸》作者孔伋,字子思,孔鲤之子,孔丘之孙,先秦儒学哲学家。

天命之谓性——天赋的东西叫人性。  人格化的天赋予人天然的心性或秉性。     天,非“苍苍者天”自然之天,是有绝对意志权威的天,才可以“命令”“赋予”,是《中庸》作者子思哲学创作人格化的天。

性,人性、心性、天性。    谓,叫做、称作。   

率性之谓道——顺着天赋人性而来的做人准则是道。此句与二十一章“自诚明,谓之性”可互证。

率,顺着、循。  道,准则、标准,做人规则就是人道。

修道之谓教——研修并践行做人准则,就叫做教化。修,研修学习并努力践行。此句与二十一章“自明诚,谓之教”可互证。

不可须臾离也——做人准则是不可片刻偏离的。

臾离,片刻。     离,背离、偏离。也,表示判断的“是”。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所以,君子即使在他人看不见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也对做人准则戒惧、谨慎而遵守。

是故,所以,表示紧接上文的总结或提示。

     君子,有时指有德有高位的统治者,有时指有德者。

所不睹,他人看不见的地方。所不闻,他人听不到的时候。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没有隐秘不被显现,没有细微不被彰显。        莫,没有谁、没有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见,同现。     隐,隐秘幽暗之时、之地。      微,细微之事。 

故君子慎其独也——所以,君子即使一人独处也要谨慎自律。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像喜怒哀不曾发生,就是“中”;发生得恰到好处,就是“和”。

     不是直接给“中”“和”下定义,而是举例说明什么样的情形是“中”是“和”。

天下之大本也——是天下最大的根本。

天下之达道也——是天下的通则。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间万物因为“中”与“和”,所以才有了各自定位,得以化育成长。

今译   天赋予人的叫人性,顺着人性而来的规则是人道,研修并诚实地恪守人道是教。

人道是时刻不可背离的,可离就不是人道。所以,君子即使在他人看不见的地方,听不到的时候,也对做人准则戒惧、谨慎而遵守。没有隐秘不被显现,没有细微不被彰显;所以,君子一人独处必须谨慎自律。

就像喜怒哀乐不曾发生,就是“中”的表现;发生得恰到好处,就是“和”的表现。“中”这东西呀是天下事物的大根本,“和”这东西呀是天下事物的通则。若能达到“中”“和”境界,那么,天地及天地间万物就各自有了最合适定位,万物就得以化育成长。

浅析   此《中庸》首章至少三层意思:一是,以三问、三答揭示什么是性、什么是道,什么是教三个范畴。二是,君子为何以慎独自省自律?三是,中庸之道像什么及中庸之道的作用。

第一,以三问、三答揭示什么是性、什么是道、什么是教三个范畴。

“天命之谓性”是首问,什么是人的天性?答:人格化的老天爷赋予人的本真的个性、心性、性格,即人性。天赋予人以外的万物的本性叫物性。人性或物性皆本然天性,是天然或先天的。回答“性”的范畴是什么。

“率性之谓道”是再问,什么是做人的准则?答:依照人的本性而来的做人规则就是人道。回答“道”的范畴是什么。

“修道之谓教”是三问,如何做人?答:研修学习并实实在在践行做人准则就是教,或曰教化。回答“教”的范畴是什么。

     “将合适人放在合适岗位”,亦即什么秉性人放到什么岗位,哲理是“天命之谓性”。诸葛亮错用马谡做守街亭主将,不知马谡天性非独当一面之将才,把非将才者当将用,有悖“天命之谓性”。

第二,君子“慎独”之自省自律。

君子为何“慎独”?因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所以,君子要自省自律,无论何时何地有无监督;都要坚守人道亦即坚守儒学做人的道德准则,真心实意道德自律。

东汉“四知杨”君子杨震“慎独”之美谈,就是“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严以自律好榜样。对今日管理者或手握公权者尚有道德自律示范作用。

个人私德绝对自省、自觉、自律的慎独,是君子自处的最大准则最高境界。

第三,什么是中庸之道及其无量功德。

人尚未有喜、怒、哀、乐情感,即“中”也;喜、怒、哀、乐恰到好处,即“和”也。不是定义“中”“和”是什么,而是举例说明什么样的情形是“中”、“和”。实乃“中、和”像什么,而非是什么。

举例论证“中”与“和”即“中庸”像什么,长处是易于理解,短处是挂一漏万,以偏概全,是《庄子》所谓的“一察”之见。这比起给概念下定义,明确指出概念的内涵外延;往往歧见多多,聚讼纷纭:怎么解释似乎都有道理。这就给后来道学或曰理学埋下了争执的伏笔。

“中”“和”是事物的根本与通则;若能达到“中”与“和”的境界,万事万物就各得其所,也就是各有其根本、各守其通则,那就“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中庸”不可估量的价值、作用、功效。也是《中庸》的“创世”说。

此处“中和”即“中庸”,为何既言“中和”又言“中庸”?据朱熹《四书章句》(以下皆简为《朱注》)“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从喜怒哀乐的感情立论是“中和”,从人品立言是“中庸”。

第二章

原典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注释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到公元前479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春秋中后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文化以至中华文化的圣人。

中庸——什么是“中庸”的内涵及外延?《中庸》未下定义;照朱熹的意思,中是不偏不倚,没有过分或达不到;庸是恒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道是永恒之道,是恒久真理。

君子而时中——君子则时时恪守践行中庸之道。     而,则、就。时,随时。

小人之中庸也——之,当为“反”字。小人是“君子”的反义词,有时指被“君子”统治的小民,《孟子》“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的“野人”就是此意;有时指没有道德操守的人,无分君子与野人,凡无德或缺德者皆为小人。

小人而无忌惮也——小人因私欲膨胀就为非作歹毫无顾忌

今译   仲尼说:“君子遵守中庸,小人违反中庸。君子随时恪守并践行中庸,小人则肆无忌惮践踏中庸。”

浅析   君子与小人对“中庸”有截然相反的态度,是否践行中庸,是区分君子或小人的标准。

“中庸”在《论语先进》自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只是孔子评价两个学生子张与子夏,一个做事过头,一个达不到,都有欠缺过失;在《中庸》则是哲学体系思想方法的枢纽关键。

今日社会各个阶层利益有冲突矛盾;要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方法还是“中庸”。 法官断案当不偏不倚谨守“中”道,否则,便是徇私枉法。无德或缺德商家如地沟油、毒大米、假药、电信诈骗,皆“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

原典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注释   子曰——《中庸》作者孔伋,字子思  ,孔子孙子;《中庸》凡“子曰”的特殊含义是:我爷爷孔老师说过......;一者表示本书作者是道统的血脉正宗嫡传,二者表示道统至高无上的权威

鲜——很少,稀罕。

今译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道德了吧,很少有人能做到,已好久了呀!” 

浅析   此最高道德,在《论语·雍也》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也。”

孔子所处的春秋、子思所处的战国皆“礼崩乐坏”,旧意识形态瓦解,新意识形态在构建,社会剧烈震荡转型期或矫枉过正,或抱残守缺;不偏不倚守中庸者寥寥无几;孔子或子思以“周礼”观之,当然有此喟叹。

第四章

原典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道之不行也——中庸之道行不通了。矣,了。

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聪明人过了头,笨人达不到。

道之不明也——中庸之道不昌明不彰显或不明了。明,昌明彰显或明白。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君子过头,小人不够格。贤,君子。不肖,小人。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人没有不吃饭喝水的,但很少是能知味的美食家。

今译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践行,我知道原因了:智者过头,愚者赶不上;中庸之道不昌明,我知道原因了:君子过头,小人赶不上。好像人皆吃喝,并非人皆知味。”

浅析   践行中庸之道,智者、贤者过了头,愚者、小人达不到,都不符合中庸之道。此理,似乎都明白,其实不明白,犹如人皆吃饭,但并非都是知味美食家。践行中庸之道难在把握分寸,克服了过头或达不到的毛病,方有望达致中庸。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人都在生活,并非都真正知道生活的滋味,是“习而不察”不自觉的。

愚者、小人不合中庸好理解,但智者、贤者为何也不合中庸呢?如贤相周恩来,外交活动就有“贤者过之”缺憾。据《尼克松回忆录》载,尼克松一行由国宾馆去长城前夜,周恩来下令北京数万民众连夜扫雪清道,翌日,尼克松一行车过除雪后的大道上颇受感动。中美外交僵局打开,贤相周恩来“居功厥伟”;但为了外宾出行方便,不恤民力寒夜扫雪,无可讳言是“贤者过之”的缺憾;乃不讲人权之恶例。

当下,这种“贤者过之”毛病在引进外资时,对跨国公司谄媚逢迎低三下四,几近卖国勾当,是思想汉奸。

第五章

原典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今译   孔子说:“中庸之道恐怕行不通哇!”

浅析   礼崩乐坏的转型社会,主流思潮及大趋势是矫枉过正,过头或不及是常态;故而有此无可奈何之悲鸣。

第六章

原典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注释   舜其大知也与——舜应该是大智慧的天子吧?

舜,古帝王,名重华,也叫虞舜。      其,表示推测的语气词。     也与,句子末尾语气词。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舜喜好不耻下问又善于从浅近话语中悟出治国理民之道。  问,舜是至高无上的帝王,此“问”与《论语》“不耻下问”意思相同。    迩言,浅近、浅显的话语。

隐恶而扬善——包容他人的缺点,张扬宣扬优点;如舜的弟弟数次蓄意谋杀舜,舜机警逃过;舜的父亲溺爱弟弟,对舜凶暴;但舜对父亲尽孝,对弟弟爱护,是孝、悌的好榜样。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看问题没有过火及不到位两方面的欠缺,把握了中庸之道并应用于治民。

其斯以为舜乎——这大概是舜为何是瞬的原因吧。 

斯,这。  乎,句末语气词。

今译   舜是大智慧的帝王吧?不耻下问又善于观察浅近的言语,包容他人的弱点张扬优点,看问题没有过火及不到位的欠缺,把握了中庸之道并应用于治民,这才是舜为什么是舜的精髓所在呀!

浅析   自问自答舜为何是大智慧天子,舜认识到中庸之道并用于治国理民,以舜为例,说明中庸之道的巨大作用。

平等环境下,国际争端的解决或两家数家公司合作共赢,最大公约数便是“执两用中”。

第七章

原典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注释        人皆曰予知——人都说:“我聪明”。    予,我。     知,同智。

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这是比喻的说法,思想方法不知不觉陷入极端偏执,好比野兽不知不觉陷入猎人的捕兽网或陷阱。

诸,“之于”两个字读音与意思的合并。      罟擭,捕兽网。

而莫之知避也——却没有人知道避开它。“莫之知避”就是莫知避之。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  期月,一整月。

今译:孔子说:“人都说‘我聪明’,思考问题却偏执,如猎物般被推入捕兽网或陷阱,却没有那个聪明人知道避开。人都说我聪明,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

浅析:讽刺众人以不智为智而自作聪明,思考问题偏执片面,执其一端,却自以为是;好一点的,选择了中庸之道,却是有始无终,不能持之以恒。

第八章

原典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注释   回之为人也——颜回为人处事。   颜回,孔子最喜爱弟子,惜乎英年早逝。

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牢记心中绝不忘记并忠实履行。   拳拳,坚守不舍的样子。    服膺,放在胸中。服,放置。

膺,胸。

今译:孔子说:“颜回做人,选择了中庸之道;听到一句中庸善言,就牢牢放在胸中并忠实履行。”

浅析:颜回是践行庸之道的楷模。

第九章

原典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注释   天下国家可均也——天下所有国家都可管理得太平安宁。   天下,周天子统治的区域。国,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家,诸侯国大夫的封地。    均,太平。

爵禄可辞也——官爵俸禄可辞让。     爵,爵位,周朝对天下诸侯国的国君及朝中大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禄,俸禄。

白刃可蹈也——白刃可践踏而过。

中庸不可能也——要达到中庸的标准却不可能。

今译   孔子说:“天下国家都可治理得太平安宁,高官厚禄可推辞,白刃可一踩而过;但始终如一坚守中庸之道却不可能办到。”

浅析   天下所有国家都太平了、高官厚禄可辞让、白刃可践踏而过,这些难乎其难的事都办成了,但坚守并合乎中庸之道却不可能;中庸之道无可比拟,无法企及。

第十章

原典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之强

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至死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注释   子路问强——子路自认为是强人,以什么是强请教,也有想让孔老师表扬的意味。

抑而之强与——或者是你认为的刚强呢?     抑,或者。   

而,你。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以宽大怀柔教化感动异国,不报复残暴无道的国家。  宽柔,以宽怀而怀柔远方异国,即后文“柔远人”。无道,残暴无道的国家或人。

衽金革,至死不厌。——出生入在战场,不战死不罢休。

衽金革,以兵器甲盾为衽席、卧席,是出生入在战场的比喻说法。衽,席子。金,金属兵器。    革,皮革甲盾。  厌,满足。

而强者居之。——你这样不怕死的强者处于这种境地。而,你,指子路。

故君子和而不流——所以,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不随波逐流。

和,和谐、和睦。         流,随波逐流无原则。

强哉矫!——多么坚强啊!     矫,强的样子。

中立而不倚——坚持中道而不偏不倚。

国有道——国家政治清明上轨道。

不变塞焉——不改变追求中庸的志向,追求之志不被堵塞。

至死不变——到死不失去追求中庸的志向。

朱熹《四书集注》:“塞,未达也,国有道,不变未达之所守;国无道,不变平生之所守也。”

今译:子路请教什么是“强”?孔子答道:“你问的是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或者是你认为的强呢?以宽厚柔和教化别人或别国,不报复他人或他国不讲道理的欺侮,这就是南方的强,有道德君子就是这等强者。出生入死,不战死不罢休的是北方的强,是你这样不怕死的强者。所以,君子与众人和谐相处却不同流合污,才是真正君子强者!以中庸之道立身而不偏不倚,才是真正君子强者!国家太平,不改变自己追求中庸尚未达到的志向,才是真正君子强者!国家昏乱,到死不失去追求中庸志向,才是真正君子强者!”

浅析   子路以强悍著称,故此,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强”?孔子将“强”分类解析,告诫子路南方强与北方之强都不合中道;那怎么就是合乎中庸之道的真正的君子之强呢?孔子举例说明:“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反复强调的“强哉矫!”是践行“中庸”者的言行,将“中庸”如此付诸实际行动的人,才是真正“强哉矫”强者。

从中庸观点看,“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是不及、达不到;“衽金革,至死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是过了头,二者都不合于中庸之道。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用于个人自处的私德是高尚品德;但若用于军事或外交,则大谬不然。此正儒学之最大缺憾也。

惜乎,子路虽经孔老师教导,却未明此理,未坚守中道而死于“至死不厌北方之强”之非命,孔子叹息“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一语成谶,正此之谓也。

其他课程

《庄子》
国学智慧
《庄子》讲义庄子到底说什么《庄子》三十三篇,凡十余万字,是庄子及其后学的集体哲学创作。一,《庄子》之基本思想第一节   超越大鹏的形体自在与心灵逍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浅析:以讲故事的文学手法,开始哲学故事话题。此哲学故事从北冥的大鱼及大鱼转化而
《易经》大智慧企业之道(三至四日版)
易经风水
《易经》大智慧企业之道(三至四日版)原原本本将卦象爻象说明白,实实在在把卦辞爻辞讲清楚。试看今日之易学,竟是谁人示真谛?开悟企业大智慧,启迪企业新思想。引论 八卦的由来及用例一、观想类推产生八卦八卦的由来,即八卦是如何产生的?由观想类推及太极推理两法产生。八卦用例指八卦象征哪些具体事物。《易传·系辞下》:“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
《周秦汉唐暨辉煌陕西历史文化概说》
传统文化
文德武烈若阴阳互补        周、秦、汉、唐故国所在,国脉所系;《庄子》曰:“故国故都,望之畅然。”感我关中畴昔繁盛:姬周之“郁郁乎文哉”,强秦之金戈铁马,大汉武烈鹰扬而拓丝绸之路,盛唐之“万国衣冠拜冕旒”。    周、秦、汉、唐何以定都关中?盖关中乃农、牧交叠之文武圣地。国之富强,待农之精耕
《中庸》
国学智慧
《中庸》张诚笃老师简介张诚笃,字岁寒,号关中逸民,独立学人,国学布道者,被誉为“孙子张”。大学迄今三十七年黄卷青灯箪食瓢饮,精研国学与当代国人心理,含英咀华将民族文化原典思想精髓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浑然天成为国学古为今用之系列:孙韩做事、周孔做人、佛老养心、诗词怡性。以此四课,奔走呼号,为中华文化布道做狮子吼演讲,听其演讲振耳发聩,读其著述余香满口。张先生专著:中国文史出版社《老子大智慧》,陕
员工心态与职业状态
团队管理
张诚笃老师简介张诚笃,字岁寒,号关中遗民,布衣学者,国学布道者,被誉为“孙子张”。数十年黄卷青灯箪食瓢饮,精研国学与当代国人心理。含英咀华,将民族文化原典思想精髓创造性传承嫁接,浑然天成为国学古为今用之系列:孙韩做事、孔孟做人、佛老养心、诗词怡性。以此四课,奔走呼号,为中华文化布道做狮子吼演讲,听其演讲振耳发聩,读其著述余香满口。张先生弘扬国学专著及音像作品有《老子大智慧》、《道德经应用智慧》、《
授课见证
推荐讲师

马成功

Office超级实战派讲师,国内IPO排版第一人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北京市

学员评价:

贾倩

注册形象设计师,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

郑惠芳

人力资源专家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上海市

学员评价:

晏世乐

资深培训师,职业演说家,专业咨询顾问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

文小林

实战人才培养应用专家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