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宇
  • 陈玉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
  • 擅长领域: 生态环保 宏观经济
  • 讲师报价: 面议
  • 常驻城市:北京市
  • 学员评价: 暂无评价 发表评价
  • 助理电话: 18264192900 QQ:2703315151 微信扫码加我好友
  • 在线咨询

大家有点高估了宏观政策的作用,而忽略掉长期的制度红利和技术力量。

主讲老师:陈玉宇
发布时间:2023-10-18 14:42:07
课程领域:通用管理 其他
课程详情:

3月20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举办的“2023年北大光华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在京举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颜色表示,2023年我国全年实现5.5%左右的增长甚至更高一点的增长,是有可能的。因为去年低基数效应影响较大,而且经济有自然复苏的过程,信心也在修复。如果各方面修复较好,有望实现更高的增长,甚至达到6%左右。如果因为一些外部因素不及预期,或者内部信心修复不及预期,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压力不会太大。

  1-2月份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在稳步恢复。比如,服务消费恢复较快,但商品消费相对低迷;房地产市场也在复苏,销售额数据有望在3月份由负转正,房地产投资的降幅在收窄。

  “还是有一些大家比较担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信心修复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央行调查显示,消费者的信心有所恢复,但还在低位,所以出现超额储蓄的问题。预计到下半年企业的信心才会逐渐修复起来。第二个问题是外需还有很大不确定性。今年全球经济不是特别好,最近金融市场出现的情况可能进一步影响全球信贷宽松,今年总体贸易增速可能只有1%,价格可能还会压缩。”颜色表示。

  颜色表示,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与2019年速度持平,悲观情形下可能达到7%左右。预计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能转正,增速为2%。预计全年出口会有所下滑,基准情况是-2%,乐观情形是零增长。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唐遥表示,今年我们面临的国际经贸形势是比较严峻的。当前,东盟占美国进口比重的10%且快速上升,中国占美国进口比重在16%-17%,随着东南亚贸易的快速增长,有可能会带动中国更多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近些年,从绝对量来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始终居全球前列。但是,在2007年金融危机前,中国吸引外资占GDP比重在2.25%左右,最近已经下降到1%左右,在增强对外资吸引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唐遥表示,当前由于国际经济环境转差、企业面对的跨境风险上升,在吸引外资外贸方面各国存在激烈的存量博弈。面对这样的国际形势,中国优势在于产业链比较完整,同时拥有很大的国内市场。当前,我们招商引资、稳产业链应该重点把握产业链上核心位置的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仅靠优惠政策来招商,大企业更注重制度性开放以及稳定的政策环境。所以,政府层面要做好协调,协调产业政策、市场准入、金融支持、跨境支付等,尤其是要面向企业做好沟通和预期管理工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陈玉宇表示,过去三年各种叠加的短期负面冲击,经过政策的调整,会在今年得到极大缓解。但是,我们必须应对中国经济更严峻的生产率的冲击,扭转自2008年以来生产率下滑过于剧烈的趋势,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筑基铺路。

  陈玉宇表示,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近10%的平均增长速度。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化以及地缘经济发生剧烈变化,中国经济增长也发生了阶段性转变,产业结构处于快速调整中,出口导向的经济也在调整,连续30年的快速增长和变化也带来一些挑战和新矛盾,这些中长期力量合力造成的结果就是,这15年来中国经济从高增长阶段调整到当前追求5%的高质量增长。

  “核心问题在于,生产率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过度降低。1978年到2008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达到45%。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可以简单理解为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根据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与2000-2008年期间相比,2008年以来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持续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降了3/4。”陈玉宇表示。

  陈玉宇指出,造成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全球化处于调整期,中国通过贸易投资与各种国际交流,获得的技术与知识的扩散效应下降。

  二,技术往往包含在资本设备投资中,中国资本市场在沟通储蓄到最有生产率的投资者,出现了相当的误配置。

  三,产业结构变化不畅。

  四,全国大市场建设滞后,知识技术和观念在全国各地区的扩散效应不强。

  五,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创新活动还不够有活力。

  六,国有企业改革有待深入。

  七,更好地发挥民营企业的创造性,亟待加强。

  八,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力量,应该更好地为创新型社会的构建做贡献。保护企业家精神,使创新者和创造者有尊严和自由。

  陈玉宇表示,大家有点高估了宏观政策的作用,而忽略掉长期的制度红利和技术力量。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未来5到10年时间里将中国经济稳定在5%左右的轨道上,核心在于扭转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过低的问题。短期内要利用好宏观总量政策,解决好经济复苏的问题。与此同时,要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到中长期结构性改革的一揽子政策上来,坚持“走改革路,吃开放饭”。事实上,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类似于“促进生产率委员会”这样的高层级机构,协调推进国家的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是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包容和可持续增长的不二法门。

其他课程

未来中国大中型城市真实房价还有上升的压力
其他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新经济增长周期,房地产补库、调控等长效机制、资金周期提速、行业并购等将充斥近几年房地产投资市场。7月17日,中原视点新经济增长周期房地产趋势高峰论坛以”解码城市 赋能转型”为题,全面解读全国重点城市楼市行情,剖析行业未来战略发展动向和市场格局,提供未来重点市场战略思路。腾讯房产作为特别协办媒体,全程报道现场盛况。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大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特聘
两会后中国经济怎么走?刘俏、陈玉宇等这样解读
宏观经济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五个年头。从党的二十大到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蓝图已绘就,各行各业的人们正在以拼的姿态、闯的劲头,扬帆奋进。踏上新征程,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如何解读两会释放出的关键信号?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如何?重点发展领域有哪些?如何发挥宏观政策的调节作用?中长期中国经济面临哪些困境和发展机遇?针对
大家有点高估了宏观政策的作用,而忽略掉长期的制度红利和技术力量。
其他
3月20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举办的“2023年北大光华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在京举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颜色表示,2023年我国全年实现5.5%左右的增长甚至更高一点的增长,是有可能的。因为去年低基数效应影响较大,而且经济有自然复苏的过程,信心也在修复。如果各方面修复较好,有望实现更高的增长,甚至达到6%左右。如果因为一些外部因素不及预期,或者内部信
中国房地产是泡沫?可能不是!
其他
北大陈玉宇:中国房地产是泡沫?可能不是!他建议,如果决定在这个城市长待,不要问此时此刻处在什么周期,也不要问房价是高是低,就买。来源: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大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研究座谈会的讲话中国房地产是不是一个大的泡沫?这个泡沫会不会破?长久以来都是学术界和普通群众关心和困惑的问题。尤其房价2015—2016年进一步的疯狂上升之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大经济政策研
授课见证
推荐讲师

马成功

Office超级实战派讲师,国内IPO排版第一人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北京市

学员评价:

贾倩

注册形象设计师,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

郑惠芳

人力资源专家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上海市

学员评价:

晏世乐

资深培训师,职业演说家,专业咨询顾问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

文小林

实战人才培养应用专家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