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精云
  • 方精云云南大学校长,北京大学理学部学术委员兼秘书
  • 擅长领域: 生态环保
  • 讲师报价: 面议
  • 常驻城市:北京市
  • 学员评价: 暂无评价 发表评价
  • 助理电话: 18264192900 QQ:2703315151 微信扫码加我好友
  • 在线咨询

无惧无畏 抵达远方

主讲老师:方精云
发布时间:2023-10-25 12:11:43
课程领域:通用管理 其他
课程详情:

珠峰北部,海拔8200多米的卓奥友峰脚下,方精云一行人的调查观测工作结束了,准备启程下山。接下来,他们将对海拔5300-5600多米的坡地进行群落调查,以及连续3天2夜的小气象昼夜连续观测。

可进展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顺利。失眠、眼睛充血、鼻子流血、耳鸣恶心......每个人都有了高原反应。不过,他们坚持完成了所有工作,歇三步走一步,把各处气象观测仪器收了回来。

下山至5200米左右,方精云有点坚持不住了,一天之内肺水肿,脉搏一度每分钟跳到210次。5天后,他度过了危险。这一年是1991年,方精云32岁。

“那时您怕吗?”

“感觉非常奇妙,也不是那么害怕,其实休克之前脑子是非常清晰的。”让方精云有些遗憾的是,因为当年的肺水肿今后无法再登很高的山了。

但他从未停下脚步。30年来,方精云的脚步抵达世界两极,调查了国内几乎所有著名山地的森林,完成了国内三大草原地区的群落调查。

方精云引用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名言:“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他又补充说,做植被研究的人也是如此,因为那里有植被,所以想搞清楚。

是选择,更是机遇

如果没有那两次选择,方精云说,自己可能不会有这样神奇的生命体验。

1978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了安徽怀宁的一个农村,18岁的方精云显得格外兴奋,因为这可能是他实现愿望的唯一出路。

年少时期在农村的艰苦生活,方精云刻骨铭心:小学时便在田里作农活儿,吃不饱穿不暖、有病没处治是常有的事,爱读书却常常无书可读,好不容易找来一本必须得飞快看完,“因为很多人都排队等着呢”......那时,方精云没想过会上大学,心里只有两个很朴素的愿望:离开农村到城镇吃“商品粮”,让父母高兴、让家里风光。

距离高考还有半年时间,方精云被分到理科尖子班,他拼命学习,与同学们互学互考,那段日子虽然压力大,但愉快、难忘。

最终,方精云的高考分数远超当时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虽然他在重点院校栏里填报了国内最好的数学系,但最终还是被普通院校的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录取。这对他来说,也很满足,“毕业后能到一家木材厂工作也很好,那时,村里木材十分稀缺,谁家要是做木材的就非常风光。”

考上了大学,方精云的命运轨迹第一次转了弯。第二次,则让方精云的目标不再是木材厂,而是更广阔的学术天地。

进入大学的第3年,好消息再次传到了方精云的身边:应届毕业生可以考国内和公派出国的研究生。那时,影响一代人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也深深触动了方精云,“那个年代,科学家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成为科学家,是青年人最高的事业追求。”

当年公派出国留学的竞争比高考更激烈。方精云夜以继日地学习,外语几乎是从零开始,大学英语终考考了98分,为全校同年级最高。

得知自己可能成功录取出国研究生是在一次野外实习的闲聊中,一位老师说“我们学校有个学生不得了,考取出国研究生了。”方精云的老师在旁边立马说道:“这个学生肯定是方精云。”

1983年秋,方精云在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和大连外国语学院进行了一年的培训后,来到了日本信州大学,从事森林生态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

机遇总是始料未及与方精云的命运相撞。上世纪80年代,中日关系迎来建交历史上的蜜月期,日本对中国留学生非常关心。在日本,方精云的导师每天抽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教他学习日语。周边老百姓(23.560, 0.15, 0.64%)对他们很是热情,方精云有时在做实验的途中收到他们送来的衣物或者食物。到了周末,老师、同学、周边与中国有往来的民众带着他们出去游玩,感受日本风情。

学术上,方精云看到了中外之间的差距,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思想。那时候,计算机还没有普及,他就手写完成了约20万字、长达300多页的硕士论文。从初稿到完稿,修改了4遍,写完后,手上起了厚厚的老茧,也练就了他非常好的日文写作水平。

“那时候学习有点过目不忘的感觉,觉得这一领域里就没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20多岁的年纪,方精云时常梦中都在思考问题。导师身上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扎实的作风,更是对他产生了一生的影响。

“与其说选择,不如说是机遇。”谈及这两次人生转折,方精云说。

“学术研究我始终没赶‘时髦’”

“我并没有一开始对研究方向进行详细规划,而是根据存在的新问题,一步一步更深入一点。”方精云说。

1989年,方精云回国,来到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干的第一件事是植物种群生态调查。他带着1000元所长基金,和向同事借来的1000元,背着背包,装上锅和干粮、罗盘和锤子等,与组里的几位年轻人一起,一头钻进原始森林开展调查,有时一待就是两三个月。

1991年,自然科学基金委给了他科研路上第一笔资助,一共3万元,这对当时的他来说“非常重要,能够继续开展工作。”

得到支持后的方精云卯足干劲,很快在1994年,他成为了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前后一共80万,这笔“巨款”改变了方精云的学术道路,他开启了植物生态学的研究之路。

植物多样性是他首先关心的问题,东起江浙,西达青藏和新疆,南至海南岛,北抵大小兴安岭,方精云对全国主要植被类型都进行了实地、定点监测,初步发现了我国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发展了生态学相关理论。

在植物多样性考察过程中,“森林碳汇”吸引了方精云。植物的光合产物或者有机碳在生态系统中如何运转和流动的?不同生态系统有机碳的积累和分解有何不同?碳汇是如何产生的?一些新问题让方精云投入到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中。

方精云成为了开拓者。后来,他作为领头人,联合全国近30所研究院所和高校的350多名科研人员,按照统一的实验设计和调查方法,对包括森林、草地、灌丛、农田在内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进行系统调查,调查样方17000多个、采集各类数据20万个,被认为是当今世界范围最大的野外调查。

这是一份“家底”摸查,通过这项研究,结合以往的积累,他们清晰地了解了中国植被生产力、碳收支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宏观格局,国土资源规划、保护与利用有了更可靠的科学依据,也产出了丰硕的理论成果,部分成果以7篇系列论文组成的专辑形式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这在国内和亚洲都是第一次。

在野外调查过程中,方精云很早便意识到,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数据测量不可能全部依靠脚步丈量,发展生态遥感势在必行。他发展了大尺度植被动态的研究方法,推动了我国生态遥感学科方向的发展。

野外,始终是方精云心中不可替代的实验室,“生态学在国外也叫‘野外生物学’,野外调查观测是必须的。”

可野外的工作犹如“探险”,雨季进山、在森林里迷路、过河险被激流冲走、与蚂蟥和蛇斗勇......永远不清楚下一个危险在哪里、是什么。方精云总是以一种朴实的职业精神看待这些,他并不觉得坚持下来是因为伟大,而是这份事业的性质就是如此,他反而爱上了路上的风景,“当时看起来很难的事情,最终都过来了,再回味便是非常有趣的。”

正是方精云和他的团队成员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他们在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在《科学》《自然》《美国科学院院刊》期刊上发表19篇论文,国际引用量达52000余次。同时,他先后就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科技体制改革等问题向国家提交咨询报告7份,一些咨询建议已成为国家的政策。

“一路走来,国家科学基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学术研究我始终没太赶‘时髦’,一直做着自己认为是生态学领域里的核心科学问题,这些后来大都成了大家都在做,以及国家很需要的事情。”在方精云看来,认准一件事儿,把它做好就足够了,也是重要的。

“我的学生,就是我最满意的成就”

方精云用“系统性”形容自己的科研成绩,把“最满意”这一形容词给了自己的学生。

工作起来,学生是怕方精云的。他非常严格,小到标点、注释等格式,大到数据使用,容不下半点马虎。尤其是要求数据不仅要真实,还要全面,有选择地使用数据就是学术不端,是绝不能容许的。

方精云对自己更严格。1997年,他从国外访学归来,担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先后独立讲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4门必修课,参与讲授研究生3门课,对待每门课,他都会根据每年科研最新成果与发现,较大幅度地调整讲义。白天上课,晚上在实验室,时常到深夜一两点才离开。

学生们无奈“吐槽”,“熬不过方老师。”

学生们成长最快的日子也大多在野外调查。在北大,方精云带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发起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北京大学山地植物多样性研究计划,试图了解我国物种多样性的大尺度格局及其成因。每到6月中下旬,学校一结课,方精云和学生就开始打包行李,朝着一个山头驻扎下去,两三个月里,科学知识和思想与简餐美景一同浸入身心。

这个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计划实施了20多年,一大批植物生态学优秀人才成长起来。“我的学生中,有近20人先后成为国家级人才。”方精云自豪地说。

学术之外,同学们评价方精云“很义气”,他们一起吃饭、打乒乓球和羽毛球、跑步......像好友一般相处。

方精云尤其愿意与学生一起聊天,他很享受这个过程。多年来,他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几乎超过了与家人相处时间。

聊天时间常常是在晚饭后,“聊天可以是科研和学习上的话题,也可以聊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方精云希望多了解学生一些,知道学生想什么,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选题。同时,他也在这个过程中捕捉到一些有趣的科学问题。

后来行政工作多了,聊天时间少了,方精云觉得“很对不起学生”。

2010年,方精云受聘担任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6年里,他和同事们开展了包括研究所组织架构、人才人事、评价体系、体制机制、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全面改革,使得植物所很快成为中科院生命科学系统里最好的研究所之一。

2019年,近60岁的方精云接受了担任云南大学校长的邀请。这份“新工作”让他觉得有挑战的是,要从培养学生和科研中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

“但既然答应了,就要尽全力去做。”近4年来,方精云和云大的同事们从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引进、以及制度建设等方方面面对云南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改革成效为高教界和学术界有目共睹。在不少云南高校人士看来,方精云在推动办学思路、治校理念和办法举措的转变,不仅对云南大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也将成为云南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财富。

学生,仍是方精云最为关心的。对于学生,方精云始终不喜说教,在云南大学每年的毕业典礼上,他的发言总会字斟句酌,希望拿出最真挚最平实的语言。2019年的主题是勤奋实干才能成就自己,2020年他希望同学们做一个正直上进、不怕吃亏和懂得感恩的人,2021年他告诉同学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在每次讲话最后,他都会真诚祝愿学生快乐、健康,祝愿“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光明幸福的未来”。

“走向社会,大多数同学都会是一个普通人,比起做多大成就,我内心更希望学生们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靠自己的努力为家庭、社会做贡献。”方精云说。

其他课程

校长方精云院士率队参加2022腾冲科学家首届论坛
其他
2022年12月1日至2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2022腾冲科学家首届论坛在腾冲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以视频方式向论坛致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宁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等出席并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荣凯,以及两院院士顾秉林、许智宏、饶子和等出席。云南大
无惧无畏 抵达远方
其他
珠峰北部,海拔8200多米的卓奥友峰脚下,方精云一行人的调查观测工作结束了,准备启程下山。接下来,他们将对海拔5300-5600多米的坡地进行群落调查,以及连续3天2夜的小气象昼夜连续观测。可进展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顺利。失眠、眼睛充血、鼻子流血、耳鸣恶心......每个人都有了高原反应。不过,他们坚持完成了所有工作,歇三步走一步,把各处气象观测仪器收了回来。下山至5200米左右,方精云有点坚持不住了
授课见证
校长方精云院士率队参加2022腾冲科学家首届论坛
2023-10-25 14:15:08
百年云大 永葆初心
2023-10-25 12: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