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
  • 刘尚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经济学博士
  • 擅长领域: 特色小镇 风险与内控系列 宏观经济
  • 讲师报价: 面议
  • 常驻城市:北京市
  • 学员评价: 暂无评价 发表评价
  • 助理电话: 15628862753 QQ:2703315151 微信扫码加我好友
  • 在线咨询

从存量和流量两个维度来理解共同富裕

主讲老师:刘尚希
发布时间:2023-09-06 15:19:31
课程详情: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公布。《意见》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无疑,收入分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直接方式。但我们还需从存量和流量两个维度来研究贫富差距问题,进而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更有效路径。

 在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中,经常混淆了“财富分配”与“收入分配”概念。事实上,二者存在根本性区别,前者是指存量分配,后者是指流量分配。尽管存量是流量的历史形成,但存量分配又现实地决定了流量分配:存量分配的规模越大,对流量分配的决定作用就越大。资产更多体现为存量属性,包括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资产使用,以及资产本身的增值、贬值所导致的贫富差距可能远远大于收入分配造成的差距。例如,在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革之前,城乡居民的财富差距并不大,表现为当期货币收入的差距有限。但在之后的20余年内,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高歌猛进,仅住房一项就形成了巨大的城乡贫富差距。显然,这种财富的增值并非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得益于城市空间价值的“漂移”,从公共价值外溢到了私人产品上面。再如,少数商人通过各种方式廉价获取国有资产经营权或自然资源开采权,由此形成的财富差距也并非收入分配所造成的,而是利用公共产权制度的漏洞形成对公共利益的侵占。

客观来说,由于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均衡性特征,与过去相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但若从存量分配来观察,城乡居民的贫富差距则远远大于这个比例。事实证明,农民收入增长再快,也无法赶上城市居民资产增值导致的财产差距。这意味着农村人口的市民化仍面临各类显性或隐性门槛,贫富差距固化甚至扩大所蕴藏的公共风险更应给予高度关注。金融资产也同样如此,近年来,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步升值,反而有些金融资产出现了贬值。在金融抑制和金融垄断的背景下,居民的金融资产价值还可能通过银行存款、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向金融部门隐性转移,其实质是对存量财富的再分配。由于财富再分配机制与现行各种制度之间的隐性关联,可能导致财富的过度集中化趋势,从而造成更为明显的贫富差距。

 要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仅着眼于流量分配上做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只就收入分配的流量维度来讨论分配问题,最终难以缩小贫富差距,甚至可能因“误诊”而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相比于流量分配,存量分配的转移和再分配功能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是隐性的,不易被觉察的,但往往又是决定性的。因此,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从存量和流量两个维度来追溯贫富差距的真正根源,并注重从户籍、土地、产权、金融等领域的制度改革入手,努力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共同富裕体制机制。

其他课程

疫情冲击后的发展风险及其建议
其他
我简单谈三个问题。第一,这次疫情冲击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刚开始我们觉得这个疫情冲击和2003年非典一样,可能挺一挺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现在看起来不是这样,它不是一个短期的冲击,可能是长期的冲击。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还要与病毒共存,因为病毒到底是什么情况,现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由此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们没有办法去预见。从这点来看,要放在长期的一个场景下来考虑当前的政策以及整
从存量和流量两个维度来理解共同富裕
经济热点问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公布。《意见》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无疑,收入分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直接方式。但我们还需从存量和流量两个维度来研究贫富差距问题,进而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更有效路径。 在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中,经常混淆了“财富分配”与“收入分配”概念。事实上,二者存在根本性区别
最大潜力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完成这个任务,没有捷径,需要凝聚最广泛的共识,实干为要。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尚希在接受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专访时提出,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在实践中找准突破口,不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他的建议是
若以零碳作为基准进行估值,现有资产负债表将会全部改写
其他
中央企业新能源论坛暨2023年中央企业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推广日于4月19日在北京召开。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尚希出席并以“能源转型中的风险和风险权衡”为题发表演讲。刘尚希表示,能源转型是由风险引发的——人和自然的冲突,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绿色低碳转型,包括能源转型。低碳绿色转型包含的能源转型、能源革命由风险引发,说明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只有认识到风险本质,察觉
从复苏到繁荣的可能选择
其他
“在不确定性中复苏是当前经济的基本特征,其中包括了两个关键词:不确定性和复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尚希说,“不确定性”是指,复苏环境的不确定性并未持续收敛;“复苏”是指,我们正在努力摆脱三年来全球疫情等因素综合造成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在刘尚希看来,当前美欧均面临着三大任务:反通胀、防衰退、稳金融。近期海外金融风险事件较多,如硅谷银行破产、瑞信事件等。同时全球正面
授课见证
往期授课见证
2023-09-06 15: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