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
  • 刘尚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经济学博士
  • 擅长领域: 特色小镇 风险与内控系列 宏观经济
  • 讲师报价: 面议
  • 常驻城市:北京市
  • 学员评价: 暂无评价 发表评价
  • 助理电话: 15628862753 QQ:2703315151 微信扫码加我好友
  • 在线咨询

若以零碳作为基准进行估值,现有资产负债表将会全部改写

主讲老师:刘尚希
发布时间:2023-09-06 15:15:39
课程领域:通用管理 其他
课程详情:

中央企业新能源论坛暨2023年中央企业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推广日于4月19日在北京召开。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尚希出席并以“能源转型中的风险和风险权衡”为题发表演讲。

刘尚希表示,能源转型是由风险引发的——人和自然的冲突,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绿色低碳转型,包括能源转型。低碳绿色转型包含的能源转型、能源革命由风险引发,说明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只有认识到风险本质,察觉到风险链,才能使企业面对政策时找到应对风险的真正依据。“能源转型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全局性的、整体的,矛盾的表象促使多样化选择,是风险权衡的结果”。

在其看来,能源转型的风险权衡非常复杂,涉及到成千上万个不同的参数,很难使用现有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相关学者认为风险是有概率的,不确定性是没有概率的,通常以概率描述未来的风险作为支撑进行项目决策。

“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人类对风险的认识处于入门阶段。风险思维尚未真正形成,更谈不上风险研究范式”,刘尚希称,风险超越了“二真逻辑”,它是一种无法描述的量子叠加态。若想真正在面对未来的时候作出恰当且符合现实需要的风险权衡,需要将风险概念向风险思维进而形成研究范式转化。

他认为,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和各种各样的风险。从全球来看,这是国际博弈的风险。认识到人和自然的冲突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发现温室效应后,全球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冲突必须要调和,回到中国 “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

在工业革命时期,人的理性自负达到了高峰,意欲凌驾自然之上。但现在人类已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冲突最终输家将是人类。目前,全球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通过绿色低碳转型调和人与自然的冲突。

但他也强调,发展中国家首先还是要发展,实体经济难以做到对环境的零损害。“我们尽管已经承诺 ‘3060目标’要朝着零排放的方向努力,但是要真正做到零排放并不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对经济、对社会甚至政治都会带来一系列影响”。

低碳绿色转型、能源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存在放慢的可能,社会风险被国际高度关注。国际上许多国家未雨绸缪,采取根据气候变化对风险进行压力测试。

他担忧称,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对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成本上升要进行匹配。“曾经为了尽快实现3060目标,部分地区采取‘三控政策’控制能耗,继而出现了拉闸限电导致先进企业无法开工的严重负面问题,造成严重影响,后被中央纠正”,刘尚希举例。

他强调,关注环境气候风险的同时,还要意识到,在转型过程中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将引发经济的风险,而经济的风险将引发社会的风险,影响到民生、就业等等,这种风险无所不在。

在其看来,风险在不断转化,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面临了国家能源转型的政策确定和实施、碳定价、碳市场等的问题。不同的目标、政策、实施路径引发的风险、形成风险组合和风险结构都是不同的,挑战非常大。看似是明确的目标,放在风险的视角下观察,明确的目标就变得模糊了。比如生态学家、环境专家们发现,清洁能源可能会引发新的环境风险,比如风电对鸟类的影响,对生态链的影响等问题不断衍生。对企业来说,这些风险都会转化成企业的上升成本,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巨大的。

假如,以零排放、零碳作为基准进行估值,现有的资产负债表将会全部改写。风险价值在资产评估中将扮演减值的角色。会计准则里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开始有减资准备。在这基础上,不仅要考虑到时间价值,更要考虑到风险价值的风险折现率,现有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可能大大缩水。

刘尚希指出,从能源的供应者、能源的使用者来说,面临的估值变化是不一样的。高碳行业风险折现率高,风险就大。低碳行业,风险折现率低,风险就要小得多。从碳的分布角度,如果从碳的角度来设定风险的基准,不同的含碳行业、含碳企业,因为资产负债表的风险折现率是不一样的。在能源转型大背景下,企业要进行并购重组,高碳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将卖不起价钱,就会极具缩水,必然导致要向绿色能源倾向。含高碳能源的供给企业,毫无疑问,在兼并重组中价值就会大大贬值。对所有的企业来讲,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把风险因素考虑进来以后,要重新认识每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每一个行业的资产负债表。

“这就需要作出风险的权衡。要避免在转型的过程中转得过急,若从技术、管理、承受能力方面无法承受,无法消化成本所带来的成本,有可能导致发展速度急剧放缓,使大量企业退出市场”,刘尚希告诫,能源转型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未来是不确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只能通过把握风险一点点往前走,避免因为对风险的误判,在风险权衡中产生错误的认知而导致行动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是我们在能源转型过程中要注意的”,他强调。

其他课程

疫情冲击后的发展风险及其建议
其他
我简单谈三个问题。第一,这次疫情冲击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刚开始我们觉得这个疫情冲击和2003年非典一样,可能挺一挺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现在看起来不是这样,它不是一个短期的冲击,可能是长期的冲击。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还要与病毒共存,因为病毒到底是什么情况,现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由此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们没有办法去预见。从这点来看,要放在长期的一个场景下来考虑当前的政策以及整
从存量和流量两个维度来理解共同富裕
经济热点问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公布。《意见》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无疑,收入分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直接方式。但我们还需从存量和流量两个维度来研究贫富差距问题,进而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更有效路径。 在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中,经常混淆了“财富分配”与“收入分配”概念。事实上,二者存在根本性区别
最大潜力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完成这个任务,没有捷径,需要凝聚最广泛的共识,实干为要。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尚希在接受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专访时提出,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在实践中找准突破口,不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他的建议是
若以零碳作为基准进行估值,现有资产负债表将会全部改写
其他
中央企业新能源论坛暨2023年中央企业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推广日于4月19日在北京召开。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尚希出席并以“能源转型中的风险和风险权衡”为题发表演讲。刘尚希表示,能源转型是由风险引发的——人和自然的冲突,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绿色低碳转型,包括能源转型。低碳绿色转型包含的能源转型、能源革命由风险引发,说明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只有认识到风险本质,察觉
从复苏到繁荣的可能选择
其他
“在不确定性中复苏是当前经济的基本特征,其中包括了两个关键词:不确定性和复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尚希说,“不确定性”是指,复苏环境的不确定性并未持续收敛;“复苏”是指,我们正在努力摆脱三年来全球疫情等因素综合造成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在刘尚希看来,当前美欧均面临着三大任务:反通胀、防衰退、稳金融。近期海外金融风险事件较多,如硅谷银行破产、瑞信事件等。同时全球正面
授课见证
往期授课见证
2023-09-06 15: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