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大虎】“十三五”宏观经济走向与创新发展
- 宏观经济
- 课程简介:“十三五”规划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未来5年(2016-2020年)国家发展战略、政府工作重点以及经济政治发展态势的顶层设计。在面临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前提下,如何将十八大以来全面改革进一步深化,不仅决定了未来中国的走向,更涉及到中国企业的切身发展,甚至生死存亡。课程以十三五大战略和中央、国务院顶层设计深度剖析为背景,着重从创新发展角度深入探讨,着力洞察中国未来10年最棘手的难题、最关键
- 【骆仁童】数字经济下的组织变革:重新定义组织管理价值
- 宏观经济
- 课程背景:传统大工业时代所有组织战略都是为最高工作效率的大规模生产服务的,以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为根本目的,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稳定确保组织可以积累长期经验来磨合各项生产力要素,从而获得效率竞争优势。但数字经济的发展,各项数字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市场环境变化,传统大工业时代企业以组织管理者为中心决策和组织生产的卖方市场假设已经不再成立,在如今这个错
- 【骆仁童】新兴加速器——数字经济商业模式重塑
- 宏观经济
- 课程背景:数字经济时代来临,对商业正面产生冲击,在当前百年的大变局的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生产技术、新的数字工具,正在颠覆传统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变革和管理已经是一个重要议题。当今的人、货、场构成的商业生态不断迭代、进化,并且快速渗透到每个领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商业转型,刻不容缓。但为什么要转?又该如何转?是每个企业管理者都在探寻的问题;如何实现自身的数字化升级?产业如何实现数字改造?也
- 【毕吉耀】政策“组合拳”将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宏观经济
- 9月27日,中国证券报主办的“新势 新质 新跃迁——2023金牛资管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周期性因素、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叠加外部环境变化和疫情的滞后影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的困难挑战实属正常。 “尽管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但随着
- 【毕吉耀】经济增长潜力进一步增强
- 宏观经济
- 近日,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经济怎么看”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在京召开。结合三季度经济数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共话中国经济的“形”与“势”。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和活力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累积增多,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更为牢固,供需循环更趋均衡,有底气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新产业新动能带动作用凸显,新质生产力加快形
- 【马晓河】马晓河主讲清华三农讲坛 解读农业强国建设
- 宏观经济
- 4月26日晚,“清华三农讲坛”第四十一讲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举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马晓河作了“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主题演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亚华教授主持讲坛。 马晓河就农业强国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高收入国家农业
- 【马晓河】中国经济指标向好,供给侧表现好于需求侧
- 宏观经济
- 中新经纬10月18日电 (宋亚芬)18日,国家统计局网站披露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马晓河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从数据来看,前三季度中国
- 【马晓河】中国经济短期面临四个问题,长期要防止增长趋势性下降
- 宏观经济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表示,中国经济近期的风险是增长放缓,长期风险是经济增长出现趋势性下降。他认为,要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今后每年平均经济增长必须保持在4.7%以上。10月31日,马晓河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办的金融PLUS系列产业峰会上表示,按照世界银行收入划分标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低收入阶段(1978
- 【陈甬军】浙江如何在未来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经济专家这样解读
- 宏观经济
- 2023浙江省两会已经闭幕,1月12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浙江以“稳拼谋”三板斧勇挑大梁,不仅确定了5%以上的GDP预期增速,还第一时间承接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进一步推动“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引项目”行动……5%以上的GDP增长要如何落实?未来,浙江如何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1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张燕生,浙藉经济学家、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
- 【陈清泰】电动汽车产业链将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 宏观经济
- 陈清泰认为,电动汽车是拉动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的龙头,是软件、硬件融合的复杂的移动基建,电动汽车产业链的调整和改造将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过去50年,中国在燃油汽车技术路线上始终是追赶者的角色,而这次换道先行,中国深刻改变了国家的竞争地位。接下来,我们要充分挖掘信息化、网联化、人工智能甚至共享出行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加强网络协同,引领下一阶段的汽车革命,陈清泰表示。 “电动汽车是拉动(我国)
- 【陈诗一】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 宏观经济
- 绿色金融是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助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期金融前沿讲堂,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教授在分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长三角绿色金融与一体化发展为例,通过制度政策、市场活力、保障措施几个维度来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绿色金融发展评估指数,对绿色金融如何高效助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行阐
- 【范建军】上半年经济运行有四大亮点
- 宏观经济
- 工业部门相关数据、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进出口相关数据的增速都超出预期。 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数据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个亮点:一是工业部门的相关数据超出预期。首先是6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由4、5月份的6.5%跃升至7.6%,说明工业增加值增速已基本脱离6%左右的筑底区域,开始呈现稳步向上的良好态势;其次是6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再度攀升至51.7%的较高位置,已连续
- 【周天勇】学理解释与中国经济困惑
- 宏观经济
- 开栏按语:用定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观察中国经济,固然十分重要。然而,生产供给、收入分配、供需交换和需求支出,是一个生产要素、货币商品、市场流通和投资消费出口的过程,无一不是数量变化的过程。经济学理论的数量分析方法,建设、生产和消费实践的数量观察,十分必要。否则,增长速度快一点好还是慢一点好,就业水平如何,应该发行多少货币,消费品或者资产品价格会不会剧烈波动,需求能给生产的增长提供多大的
- 【周绍朋】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宏观经济
- 辩证认识和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23年的宏观政策框架明确为五大政策加六个统筹,“六个统筹”其中之一就是“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些都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我们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 【安同良】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安同良教授:一个眼中的后勤
- 宏观经济
- 继参听省委“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读团”报告之后,11月17日,总务委员会、总务学院邀请到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安同良教授为总务三级部门负责人及青年骨干培训班讲授第四讲课程。 安教授从自身工作经历谈起,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案例,阐述了服务产业的特点。他强调,后勤属于服务产业,服务产品本身是无形的,需要消费者的亲自参与,这些需求存在
推荐讲师

-
马成功
Office超级实战派讲师,国内IPO排版第一人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北京市
学员评价:

-
贾倩
注册形象设计师,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

-
郑惠芳
人力资源专家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上海市
学员评价:

-
晏世乐
资深培训师,职业演说家,专业咨询顾问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

-
文小林
实战人才培养应用专家
讲师课酬:
面议
常驻城市:深圳市
学员评价:
学员评价
-

万师注册用户
-
[杨莲清] 2023-06-06 10:24:37
-

于欣(土地开发利用专家)
-
[陈祥多] 2022-02-17 22:32:15
-

于欣(土地开发利用专家)
-
[张雪梅] 2022-02-17 22:25:59